从无电到全民通电100年,如何点亮四

发布时间:2025/3/6 12:29:57   点击数:
从无电到全民通电年,如何“点亮”四川?数读四川电力近五年来释放改革红利近亿元,年出台“电力助推复工复产十项举措”,各类政策叠加后降低用户用电成本达37.5亿元;四川电网规模居全国省级电网前列,千伏线路长度和变电容量分别位居国网系统第一和第二。国家电网系统内规模最大的省级枢纽电网之一,跨省外送能力达万千瓦,居全国第一。年,在中国西南腹地的成都,悄然亮起了四川的第一盏电灯。年,四川第一座水电站筹建,直到今天,这座百年风雨的水电站依旧在运转发电……百年之间,不断“充电”的四川,也迎来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入夜,站在高楼之上俯瞰,成都等地万家灯火、街景璀璨,从烟火气的闹市街区,到一路向南的高新技术产业,再到星罗棋布的办公楼宇,金融、科技、人才等资源在灯火通明中不断“发酵”。人口众多的四川,是如何实现从无电到全民通电的?又是如何将清洁能源,源源不断地送往上海等东部地区,助力全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呢?翻看四川电网百年发展的“历史画卷”,答案徐徐展开。点亮成都的盏路灯据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预测,今夏四川电网最大日用电量将突破10亿千瓦时。10亿度电,在当下可能是一天用电量,但在改革开放之初,甚至新中国成立以前,绝对是一个不可思议的数字。年,时任四川总督的锡良从外地买回一台小型蒸汽发电机,在成都银元局内点亮四川的第一盏电灯。一年左右,成都开始筹办首家电灯公司——启明电灯公司,之后成都的东大街等地率先安装上盏路灯,每晚供电5-6小时,在照亮街头的同时,也成了不少市民眼中的“稀奇”。“当时制约电灯推广的因素很多,其中一个就是电的生产和供应。”国网四川电力数字博物馆负责人介绍,直到年,四川第一座水电站才在泸县修建,“这座水电站至今还在运转,为四川提供清洁能源。”澎湃跳动的四川“脉搏”新中国成立后,四川电网不断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后,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电网建设迎来蓬勃发展机遇。年,四川省电力公司成立;年,四川第一条千伏输电线路建成;年,四川首次实现川电东送,一路向东抵达上海;年,四川首个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投运,这项全球顶尖的超级输电工程承担着将盆地清洁能源送往东部地区的重任;年,四川无电地区全面实现通电;年,四川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在成都挂牌成立,成为目前国内最大的水电送端省级电力交易平台;年四川全社会用电量提升至约千瓦时,累计外送电量突破1.1万亿千瓦时,可以说上海亮起的每5盏灯中,就有一盏是四川的水电点亮的……“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农村电网和城市电网改造前,不仅电压不够,灯不亮,电费还高。”国网四川电力的电网建设者邹忠旋回忆,后来电压稳了、电费降了,电视、冰箱、洗衣机等家电普及到千家万户,在享受电改变生活的同时,他也投身到四川电网的建设中。今年6月18日,备受


转载请注明:http://www.dushibaobanben.com/nrsj/1711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