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评论员吴双建
超龄农民工正在逐步告别建筑工地。截至目前,全国已有多个地区发文进一步规范建筑施工企业用工年龄管理。一些在工地干了一辈子的农民工不解:“我还干得动,为什么不让我继续干下去?”一些农民工表示支持:“年纪大了,反应慢了,一旦出事,对家庭就是致命打击。”面对不断落实到位的管理措施,一些仍有务工需求的超龄农民工开始走上转型之路,这也给相关管理部门带来新的课题。(据3月17日《工人日报》)
报道中说,“禁止18周岁以下、60周岁以上男性及50周岁以上女性三类人员进入施工现场从事建筑施工作业”,一些地方就出台了一刀切的禁令,让超龄农民工就业无门。
这些政策,初衷是好的。农民工从事的建筑行业,风吹日晒雨淋霜打,劳动量非常繁重,条件也很艰苦,安全生产压力很大。再加上一些工程抢工期,他们加班加点赶工程,一些年轻人都吃不消,何况年纪大的农民工了。
但是,一刀切的禁止之后呢?
按国家规定,我国职工现行退休年龄是男性60周岁,女干部55周岁,女工人50周岁。但农民工不同,因为他们不少人,并没有缴满15年社保,有的甚至就没有缴社保。他们流动性很大,今天在这个工地,明天在那个工地,单位不给他们缴纳社保,他们自己也愿意现结现算。如果他们按农民的标准领退休金,哪里够自己生活?更别说,他们其中一些人,不少还有老人要赡养。要他们回农村种田?不现实,不少农民工家的房子年久失修,能不能住都是问题,维修装修再花钱,压力更大。
超龄农民工想找活干,这是一个现实的需求,应该得到满足,其实也不难满足。正如上海所做的,即使就是建筑行业,工地的保洁、保安、仓管等,还是接受超龄农民工就业。但这存在两个问题:一是这些岗位职数有限,容纳不了那么多农民工;二是在“一刀切”的禁令之下,不少建筑行业,这些岗位也被禁止了,门禁系统严格得他们根本就进不去建筑工地。
超龄农民工的就业之路需要打通,一方面需要他们自己主动转型,从事装修、物业、家政等方面的工作,另外劳动部门也应该要有所作为,根据实际情况,出台相关的就业引导。
比方说,就是建筑行业,也不是每一个岗位都是很繁重的,哪些工种能放宽他们的年龄限制,也不是不能考虑。另外,满50周岁的女性、满60周岁的男性,他们已经不能缴纳社保了,如何保障他们可能出现的意外?意外险和医疗保险等,劳动部门也要作明确要求。
总之,农民工超龄了,不能把他们当弃子一甩了之,更应该对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多加关爱。高楼大厦,马路桥梁,铁路机场……都是他们亲手一砖一瓦搭建起来的。他们把青春献给了祖国大地,让我们有了“基建狂魔”的美誉,有关部门不能只下禁令,而不考虑禁令之后他们的工作、生活。以免正规的就业途径被堵死,一些草台班子借机拉他们进工地,危险性更大。
而对新生代农民工,就不能让他们有这样的困境。让他们都有正规的身份,足额缴纳社保,不管到哪个公司,社保都能给续上。这样,他们到退休时能正常退休,担子就轻多了,这个倒可以“一刀切”。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
转载请注明:http://www.dushibaobanben.com/dsbcb/169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