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讯(客户端记者杨晓蓓实习生朝力格)设计机器人、编程让其动起来、写工程日记、操控机器人、现场答辩……这些是中小学生参加机器人锦标赛的“标配”项目。而在刚刚于珠海闭幕的第十届亚洲机器人锦标赛上,孩子们还需要与来自亚洲支队伍进行至少8局的机器人联合作战比赛。12月8日,记者从成都市双林小学获悉,来自该校的9名参赛队员突破重围,揽获VEXIQ联赛金牌、银牌和小学组最高专项奖——结构设计金奖。
亚洲机器人锦标赛到底有多牛?据介绍,这是亚洲地区级别最高的青少年机器人世界赛事,冠军队伍将参与该届世界冠军的争夺。而本次比赛的主题是“极速过渡”,要求机器人不仅要在一分钟之内往指定位置投尽可能多的球,还要以最快的速度通过一座桥。
担任团队“操控手”的王俊文是该校五年级2班的学生,“投球快、准,要求机器人重心稳;过桥快,要求机器人轻巧。因此不少队伍都做了两个机器人比赛,但我们是一个机器人同时满足以上要求。”而这款让评委们称赞为“全亚洲最好的设计”,在赛前经历了近2个月的调试。六年级8班的徐翌迪从小学一年级就加入该校的机器人社团,为了解决机器人重心前移的问题,他们绞尽脑汁,“最后,我们决定在机器人尾部放置一枚圆片,既增加了后方重量,又能以较小的接触面减少上桥阻力。”该校科技老师曾真,是此次比赛的指导老师。她告诉记者,为快速取球,团队还在日常生活中的叉车中获取灵感,制作了一个相似装置,因此在投球速度上占据压倒性优势。白天打比赛,晚上调修机器人、写工程日记,经过4天3夜的激烈角逐,双林小学代表队抱得小学组最高专项奖——结构设计金奖,并有机会直接晋级,前往美国参加世界机器人锦标赛。
该校校长程郑告诉记者,科创教育一直是该校的特色之一,自年起,学校就在该赛中获得过多次金牌和专项奖。“机器人制作涉及科学、数学、物理、英语、计算机等多门学科,也是学校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创客教育中的一个分支。学生在动手实践中进行知识的整合学习,其科学素养和创造能力都能在玩乐中得到逐步提升。”
长按以下
转载请注明:http://www.dushibaobanben.com/yxcl/143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