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3/6 12:29:55 点击数: 次
白癜风诚信企业 http://www.wangbawang.com/传承红色基因厚植家国情怀成都石室中学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探索成都石室中学是中国第一所地方官办学堂,迄今已有年的历史,创造了中国教育乃至世界教育的奇迹,被誉为中国教育的“活化石”。在当代办学实践中,学校立足历史文化,厚植家国情怀,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中,一方面注意挖掘红色基因,另一方面注重创造性转化。石室中学先后历经了红色基因的梳理与表达、红色基因的继承与发展、红色基因的创生与突破三个阶段,并逐步形成了“识石室人”“品石室文”“知石室事”“寻石室景”这一有鲜明石室特征的家国情怀教育实践新模式。挖掘红色基因厚植家国情怀石室历史文化中红色基因的梳理与表达。从20世纪80年代起,学校开始对石室历史文化进行梳理,特别对近现代历史中传承红色基因、拥有报国之志的优秀校友进行了收集与整理,最终出版了85万字的《石室校志》,并凝练出了“爱国利民,因时应事,整齐严肃,德达材实”的校训,确立了“传承红色基因,厚植家国情怀”的育人理念。石室历史文化中红色基因的继承与发展。年至年,学校进一步将红色基因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编制图册《石室群星》,记录了一大批优秀校友胸怀家国天下的事迹;逐步打造十八处校园文化景观,将历史记载以及校友题词中的红色基因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时刻浸润石室学子,进一步落实厚植家国情怀的育人理念。石室历史文化中红色基因的创生与突破。年至年,学校立足千年历史文化,对其中的红色基因进行创造性转化。开创多种形式的特色校本课程,将家国情怀教育融入日常教学中,五育并举,立德树人,实现了中学教育阶段红色基因传承、家国情怀教育的课程化、系统化和常态化。扬石室之光立报国之志新时代,学校通过“识石室人”“品石室文”“知石室事”“寻石室景”等路径,让学生感受红色基因传承,在深厚浸润中扬石室之光、立报国之志。通过“识石室人”,引导学生认识并了解拥有家国情怀的著名校友,从榜样中汲取成长的力量。近现代,从石室中学走出了杨锐、刘光第、张澜、郭沫若、贺麟、李一氓、李劼人、周太玄、王光祈、孙元良、郭汝瑰等一大批影响中国历史的名人。新中国成立后,学校还培养了李荫远、钟山、沙国河、陈懋章、翁宇庆、马志明、段宁等两院院士。以钟山院士为例,他将一生献给防空导弹事业,推动国防科技进步,先后两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他曾多次回到母校,向当代石室学子讲述自己带领团队奋斗的艰辛历程。新世纪以来,唐立新、蒋兴宇、戴堃、陶佳莉等大批优秀的石室学子身上体现出的艰苦奋斗、勇于开拓、敢当责任、心怀天下的精神,值得每一位石室学子认识、了解和学习。以陶佳莉为例,她是中国第一批战斗机女飞行员,曾作为空中编队领航参加国庆阅兵。通过“品石室文”,让学生学习、品鉴与石室和家国情怀有关的诗文,在文学作品的欣赏中感受红色基因传承的力量。学校把“品石室文”作为传承红色基因、厚植家国情怀的重要内容,深入持久地开展石室诗文品读活动。在石室校园中,从楹联到石刻,从书吧到教室,随处可见石室诗文,以便学生随时阅读品学。以楹联和题词为例,郭沫若题赠同窗好友李一氓的“国有干城扶赤帜,民之喉舌发黄钟”,表达了郭老对无产阶级革命家李一氓的由衷钦佩和高度赞美;受之图书馆中校友余受之的题词,朴实无华,却饱含着浓郁的爱校情怀和家国之思。语文组老师以此为载体,在学生中开展诗歌朗诵、诗词鉴赏、楹联赏析等活动。精读不同时期编入中小学教材的石室校友诗文,如在《炉中煤》中感受校友郭沫若的爱国热忱,在《我为少男少女歌唱》中感受校友、著名诗人何其芳对生命与梦想的渴望,等等。通过“知石室事”,让学生了解与学校发展和石室校友有关的重大事件。学校特别重视挖掘石室历史中体现厚植家国情怀的重大事件,并赋予其表现的形式和载体,发挥出其培养家国意识的重要功能。以研学为例,带领学生参观郭沫若纪念馆,体味其创作“大河前横流水今日,生气远出明月雪时”时的一腔正义和不屈傲骨;参观李一氓故居,品味被誉为“中国的左拉”文学创作的无限魅力,感受石室学子、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辉事迹;参观“新心学”创建者、被尊为现代新儒学八大家之一的校友贺麟的故居,感受哲学的魅力,提升人生的品位;带领学生参观成都人民公园保路运动纪念馆,寻访保路运动领袖校友蒲殿俊、罗纶的身影,深刻体会保路运动为辛亥革命的成功所作出的重要贡献;参观渣滓洞和白公馆,体会校友红岩烈士胡其恩、韩子重、张学云顽强抗争的英勇无畏……通过“寻石室景”,了解遍布在石室校园内的各处蕴含红色基因的文化景观。石室校园环境体现出浓郁的红色基因传承和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受之图书馆承载着校友余受之先生的爱校荣校之情。余受之先生年回国,将自己一生的积蓄18.5万元捐赠给母校,用于修建图书馆。如今,受之图书馆已成为汲取知识学问、开展家国情怀教育的重要基地。沫若园建筑上,悬挂着校友郭沫若于年题赠母校的楹联——“爱祖国,爱人民,为建设社会主义而学习;求真理,求技艺,愿增进文翁石室之光荣”,这副楹联如今已成为石室师生每周一升旗仪式集体呼号的誓言。有学生这样说道:“在我眼中,石室中学就如这般,朴实、响亮、公正而热血沸腾,岁月赋予了石室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这里的每一个角落都沐浴着时代给予其独特的厚重,而在这里学习的每一位学生,都担负着传承历史和开拓创新的使命。”文/田间赵清芳李保诚
转载请注明:http://www.dushibaobanben.com/dsbtd/17113.html
上一篇文章: 周瑟瑟评小封诗集万物都相爱所有的发明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